当前位置:首页  > 常宁廉政网 > 廉政头条 > 本地动态

总结经验、补足短板!我市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亮出“成绩单”(二)

发布时间:2019-11-08来源: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

【编者按】近日,市纪委监委组织召开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调研座谈会,会上,我市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分别总结了前段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短板”。为进一步总结经验、补足短板,促进各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互相学习、齐头并进,充分发挥我市派驻纪检监察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自11月5日起,我们将陆续“晒出”我市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成绩单”,推动我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做实“四件事”确保归口监督单位风清气正

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在市纪委监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四措并举促履职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基本确保了被监督单位风清气正,树立了纪检监察组的良好形象。

做实了一件事。注重预防、狠抓教育是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成立以来主抓的一件基础性工作。通过两年润物细无声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组织被监督单位及时学习新的文件精神和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有力确保了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不越底线、不碰红线。

做成了一件事。由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每名同志负责联系一个单位,督促被监督单位根据新的要求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重新完善和出台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达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比如督促市人大机关重新制订了《市人大机关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

做好了一件事。突出监督重点。监督是纪检监察组的核心工作,抓紧、盯住被监督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变种,抓经常、经常抓,运用谈话、函询等手段,抓早抓小、咬耳扯袖,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创新监督方式。出台了《关于向市审计局相关股室派驻监督员的实施方案》,创新开展向市审计局9个重点股室派驻监督员,明确职责进行全程监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达到教育干部、保护干部的目的。强化监督手段。通过列席被监督单位党委党组会、财务检查、作风督查、廉政约谈等监督手段,对被监督单位的人、财、物进行全方位监督。重点对市科协2017年以来的财务进行了专项检查,下达了财务监察建议书,责成市科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

做活了一件事。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运用第一种形态。善于抓早抓小抓苗头,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共约谈16人次、诫勉谈话8人次。其中,对市人大8名工作人员上班迟到问题予以约谈,并在支部会议上予以通报。对市民政局6名工作人员因财务监管不力、单位食堂管理混乱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约谈和诫勉谈话。善用第二种形态。配合纪检监察二室查处了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肖某违规收受红包和土特产案,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和免职处理。慎用第三种形态。查处了市审计局农业股副股长李某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某吸毒案,给予二人降低岗位等级处分。通过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对党员干部起到强烈的警醒震慑作用,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目标。(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