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2024|清风护航“四最”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5-01-15来源:市纪委监委
“申请办理光伏项目,高效便捷,没想到这么舒心和顺利。”常宁市湖南仓茂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此项目审批下来后,预计可节约成本200万余元,为该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添砖加瓦。
今年来,常宁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检查,为常宁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品牌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持续优化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打造综合成本“洼地”
如何降低企业综合运行成本,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时间就是金钱,企业过去常常为了一个审批“跑断腿”,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大大增加综合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事跑多窗”转变为“一窗办多事”,对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对重点项目容缺受理,缩短办事时间,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
“首位确认制”便是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确认事项的办理窗口、办理材料、办理时间等,明确首位责任人的职责,让办事群众和企业知道如何办事、找谁办事、什么时候事情能办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的快速响应、高效办理。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周孝华表示:“我们已将‘首位确认制’纳入日常监督范围,通过明察暗访对政务服务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政务服务高效便捷,群众满意。”
常宁市第一批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产生40026件办件量,实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网上办、掌上办、一网通办;全市各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为65.04万件,及时办结率99.99%。
持续锤炼务实勤廉的干部作风,打造为企服务“高地”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良好的干部作风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不仅能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信心,还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从而为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在整治营商环境顽瘴痼疾时,市纪委监委成立暗访督察组,拍摄《行政审批领域暗访实录》《优化营商环境之“小鬼难缠”暗访实录》等两部暗访短片,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播放,现场通报相关案例,17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让各单位“一把手”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红了脸、出了汗。并将暗访短片作为警示教育素材,发放全市各单位组织学习观看,要求各单位引以为戒,对自身情况认真对照检视。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梳理了不同“小鬼”类型,有的放矢进行查处和纠治。针对部分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等“庸”型“小鬼”,监督强化能力培训,并调离原岗位;针对对群众、企业冷漠敷衍的“懒”型“小鬼”,直接解聘4名窗口人员;针对推诿扯皮、“踢皮球”,导致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推”型“小鬼”,予以党政纪处分并公开曝光;针对在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索拿卡要的“贪”型“小鬼”,坚持零容忍态度,采取严密措施,确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严查破坏营商环境“小鬼”,立案110件,党纪政务处分110人,免职13人,解聘4人,下发通报4期。
市纪委监委将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在市委倡导开展“学起来、干起来、比起来、严起来”三年行动的背景下,督促全市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学出真本领、干出新作为、比出精气神、严出新作风。
持续规范公正透明的涉企检查,打造营商环境“优地”
“重复检查”“选择性执法”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之一。
为加强公务入企行为监督,常宁出台《常宁市规范公务入企九条规定》,做到“凡入企必备案、凡入企必审批、凡入企必赋码、凡入企必评价”,推进规范涉企检查和执法,完善行政监督机制。设立“企业服务周”,强化对企业全过程保姆式的服务意识。该市纪委监委第一批派出25名监察官进驻50家规模企业,及时听企“声”、解企“忧”,聚焦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执法司法、中介机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政治监督,开展“六促”专项护航行动。
“我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涉企检查备案制,解决了重复检查等问题,也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多良好的发展空间。”过龙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市纪委监委特约监察员周凌锋说道。
在市委市政府“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家的事当家事、把企业家的意见当家书、把为企业家清廉服务当家风”的工作标准下,市纪委监委搭建了“清风面对面”线上线下平台,线上设立政务服务、工业、建筑、农业、林业和服务企业等六大企业群组。由职能部门指派专业人员为群组管理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线下设置企业接待直通、领导值班面对面、限时交办、办理回访、监督问责等服务企业“五机制”,打破政企纪沟通壁垒,让企业诉求有处说、疑惑有人解、困难有人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市纪委监委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督执纪,清除破坏营商环境的‘绊脚石’,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纪委监委 杨逵 曹宇珍)